201703220008
為了要落實「分級醫療」,健保署建構「電子轉診」資訊交換平台,在3月1號正式上路。但第一天試用,卻只有25名患者透過平台轉診,其中2人完成看診。醫改團體擔心,全國平均每天有將近6000人轉診,但25人的「使用率」太低了,要是無法普遍使用,會使得分級醫療一團亂。 緊盯著電腦螢幕,將病患的資料一筆一筆KEY上去,這是3月1號上路的電子轉診資訊交換平台,因為電腦資料系統連結沒做好,患者的病情敘述、轉診科別,醫生都得再打一次,平均每筆轉診比過去的紙本轉診,多花費5到10分鐘,讓基層醫生忍不住抱怨。 ==小兒科診所醫師 林應然== 最大的問題其實是速度的問題 如果你沒辦法把資料整個帶進來 還要醫師重新KEY IN一次 那我想沒有幾個醫生願意用 看似麻煩的系統,其實是衛福部要落實分級醫療,讓民眾透過醫師轉診,省去排隊掛號時間,也可以減免部份負擔。只是新系統上路第一天,原本全國一天約有6000位病患轉診,首日卻只有25位使用電子轉診,其中12位完成轉診,2位當天就掛到號、看到病,醫改會批評,轉診系統不普及、配套不完善,反而會讓分級醫療一團亂。 ==醫改會副執行長 朱顯光== 民眾去了跟診所醫生講 我想要轉台大 我想要轉哪家醫院 我就可以轉 那最後轉了以後 沒有跟我的團隊(轉診醫院)聯繫好 其實對方有沒有接受 有沒有幫忙安排 也是一個大問題 ==健保署副署長 蔡淑鈴== 大家轉診還是都是分流的 不會全國都跑到台北來 因為大家都還是轉在 他當地的適當的醫院 也不一定都是醫學中心 健保署表示,由於各醫院診所間電子轉診電腦連線系統建置尚未普及,所以使用的家數較少,現階段民眾還是可以持紙本轉診,將加快腳步完成連線建置,讓電子轉診更加普提。
電子轉診平台3/1上路 首日僅25人使用
小三太囂張了我該怎麼辦?來徵信社諮詢看看